穿婚紗的那個早晨,他天沒亮就醒了,開車載我去婚紗店的路上,故鄉市街彷彿還沾著昨       夜的露水,我們閉上眼睛都能描繪,一樣的白色火車站,一樣的民生綠園,一樣的紅色孔廟,天未光,父女倆總是不怎麼交談,冬日早晨薄薄的霜霧。

 


文章標籤

y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_20200218_015234

月子時讀《拚教養》,當時還好,倒是這幾天讀《斗室星空》,不斷地比較起兩書來。作為集結研究成果的「專書」,前者流暢得多,後者「老夏」成篇成篇地引用學生的文章,讀來實在紊亂累人。形式或許反映了兩種研究樣態。藍訪談父母對於孩子的教養,教養是安排,訪談是設計,兩者都在研究者/父母掌握之中若有條理地(不)進行。而夏處理的原生家庭經驗則是一經「解壓縮」便無法控制,欺身殺來。

這大概是為什麼對夏書比較有感。

文章標籤

y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2019年四月3日,「 大約事件一年後,在舊書店遇到了書,至今仍沒有勇氣看。」

他要做一個新人」,林奕含在婚禮上的致詞。是一般用法,也有宗教的意涵。前陣子讀完了書,養育女兒,最擔心的大概就是性侵,以及不願意她們重蹈升學主義之路。(因為我們贏過所以更怕輸、更知道那不是贏)「我就是自己的贗品」、「這是我對自己的鄉愁」。身為一個爸爸,對於女兒的等等事情不想再說了,感謝這本書,讓讀者「看到世界的背面」後仍能過得上平常生活。

楊惠君/為社會傷口進行深層清創──從精神疾病痛點,看見重生可能

文章標籤

y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1691149_2478748282150289_4274682053791842304_o

八月自己在家顧兩小,同時開始看《背離親緣》。一開始不太想看,不想以他人的痛苦作為自己的安慰,「啊至少我的孩子還算正常」。想起大學時和妻討論過漫畫裡的情節,懷孕篩檢若檢查出胎兒「不正常」,我們會如何?這個問題直到當了父親仍不斷追問自己,孩子是聾人、唐氏症、自閉症、身心障礙、思覺失調、罪犯、跨性別,甚至是更不可想像的神童或遭姦成孕的孩子。然而讀完後卻得到寬容,對他人的處境,也對自己的狹隘。書裡對水平身分的正反討論完整,也敘述養育與眾不同的子女其經驗之卑亢,而且都能持平而待,呈現了一整面的光譜持平之外,深刻的是,畢竟我們都是億萬又億萬的樣態中之一,過去在親職裡不斷的反省、選擇而體會到的「超越社會性與生物性的神秘/獨一」,頗能和書裡大量的「不可取代不可替換的經驗」連結,能肯認這當中作為基本事實的愛。


y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年某夜一口氣讀完三部曲最後一本,《美好時光》。

 

讀第一本《城市微光》,深感作者「寫作」已達化境,安插資訊和知識於情節的方式恰到好處,鳥獸蟲草之名、宗教哲學道理讀來順暢而且歡喜。情節並不高潮,於是更貼近真實生活。對日常景色連續的細微的形容詞其意義是什麼一點都不重要,你只是望見有那些字堆疊成段落,便能直探符號背後要表達的意念或味道。最平常成人卻又年少如戲的感情劇碼引領情節前進,處處臺灣景色。一些文筆生花處,讓你想到多年前得讀的一位作者,只是此次花熟蒂落成情得多。

文章標籤

y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兩年前某夜拿拼圖去裱框,依然,裱框價錢大約與拼圖本體相當。這次選了黑色平面的獅子裱,應該會很合適。

 

帶著女兒進店門,輕聲向年輕老闆娘點頭道一句「好久不見」。我素來覺得他人不會記得我的面孔,因此不輕易說什麼好久不見,如果被以為是在社交裝熟,那是比被視為不禮貌或冷淡還要不願意。

文章標籤

yu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